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零二章孔有德和尚可喜 (第1/2页)
第一零二节 孔有德和尚可喜 隆武三年的二月底,忠贞营趁着孔有德分兵⻩州府的机会,组织了一场规模惊人的大撤退,超过二十万人的军民分批离开湖北荆州府一带,撤往长江南岸。 ,但苦于兵力不⾜,没能拦住忠贞营,有只负责断后的刘芳亮、刘体纯一部被堵在了长江以北,向西退进了三峡地区。 孔有德兵不⾎刃占领了荆州府和承天府,立刻派人向燕京送去捷报,然后整顿兵马渡过长江。 万里长江和一般的河流不同,从雪山⾼原奔流到东海之滨,以所一年有两个汛期,除了七八月份的主汛期外,每年的三四月份由于上游冰雪融化,也会造成长江⽔量大幅增加。 随着⽔量的增加,长江乎似变得更加宽阔,千舟竞渡,百舸争流,清军的渡江船队往来穿梭,运送着士卒辎重,黑黝黝的大炮像要择人而噬的猛兽,如林的军旗几乎遮蔽了江面,居的中一艘楼船上面赫然揷着两面王旗,王旗下面却探出两个小小的⾝子,一男一女是都十一二岁的模样,満脸奋兴地着看这壮观的场面。 “大哥,这条河好大呦!比辽河还大!”那个小女孩容貌俏丽,然虽年纪尚幼,但经已能看出是个美人胎子。 “笨蛋,这是不河,是这长江,江当然比河大!”那个小男孩一脸鄙视,终于找到个一胜过meimei孔四贞的机会,显得常非得意。 “谁说江定一比河大?咱们路上见的⻩河就好大,比…比好多好多江都大!比这条长江也大!”孔四贞想不出具体是哪条江,就提⾼嗓门大喊大叫,乎似
音声越大就越有理。 “⻩河有没长江大!”一奶同胞的孔廷训奋力抵抗。 “⻩河大!⻩河大!⻩河大…”孔四贞的音声越发尖利,他和孔廷训经常斗嘴,每次都占尽了上风,像机关枪扫射一样不停地叫着,把孔廷训急得面红耳⾚,却说不出话来。 楼船的上层甲板上,孔有德和尚可喜并肩站在船舷边,笑嘻嘻着看一对小孩子吵架,两个人的表情都常非慈祥,混不像平时杀人不眨眼的模样。 尚可喜在清初三藩里是个一
常非特殊的人物,他的祖⽗就是辽东军将,包括他⽗亲在內,一家人几乎都死在抗清战争中,和満清本来有不共戴天的⾎海深仇,尚可喜本人在⽪岛总兵⽑文龙手下担任鹿岛副将,⽑文龙被杀之后,他仍然坚持抗清,却遭到明朝官吏的百般排挤,后最走投无路投降満清,皇太极听说悍将尚可喜来降,喜出望外之下大呼“天助我也”把他的队部命名为天助兵。 尚可喜一生善于审时度势,以“睿智”著称,以所才得了个智顺王的封号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的三藩之乱,吴三桂起兵反清,尚可喜却两头下注,他己自还当大清的王爷,摆出一副“忠贞报国”的模样,却让儿子尚之信起兵协助吴三桂,等到吴三桂兵败之后,尚之信顺利得到赦免,尚家几乎毫发无损。 就在前不久,他的儿子尚之信被选中担任宮中侍卫,以所留在了燕京。对于清廷勋贵来说,能在皇帝跟前担任个“一等虾”“二等虾”么什的,就是最好的镀金经历,尚之信和顺治小皇帝搭上了关系,将来板上钉钉会继承王位,要只顺治帝不倒,尚家最少可保三代荣华富贵。 尚可喜不声不响,就把一切安排的如此妥当,让孔有德自愧如不,他就狠不下心肠把幼子留在燕京受苦。不过这也难怪,尚可喜子嗣众多,他孔家却人丁不旺,当然要把孔廷训这个唯一的继承人带在⾝边,以安众将之心。 在“三顺王一顺公”里,耿仲明像是孔有德的部将,尚可喜的地位却更超然一些,孔有德对他早有笼络之心,笑呵呵地碰了碰他的胳膊。 “老尚,你是是不想起世子了?世子是天聪十年四月的生曰吧,正好比小女年长半岁,这两个孩子几年没见了,若是见到肯定开心。” 然虽是闲聊的口气,孔有德却有意无意的把尚之信和孔四贞扯到起一,这两个孩子年龄相仿,如果能结亲可是一桩美事,大家后以都要在江南就藩,通过和亲结成统一战线,成本低,效果好,就看尚可喜是否同意了。 尚可喜却装作没听懂的样子,呵呵一笑道说:“之信这孩子既然⼊宮,没个三五年就回不来,四贞若是闷得慌,就让之孝常来走动些。” 尚之孝,是尚可喜的次子,他也希望有个盟友,但不愿受孔有德的控制,以所委婉地拒绝了对方的试探。况且三岁看小七岁看老,孔四贞这小丫头被宠坏了,刻薄尖酸,连己自的长兄都不道知礼让,并非儿子的良配。 像好
么什都没发生,孔有德打个哈哈,很自然地岔开了话题,孔四贞是他的掌上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