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二四章见风使舵的选择 (第1/2页)
第一二四节 见风使舵的选择 在満清开国的政治人物,多尔衮和洪承畴是都出类拔萃的存在,两人对形势的判断不约而同想到了起一,提出的战略思想堪称正大光明的阳谋。 国战,比拼的终归是国力,満清的地盘比南明大,人力物力财力都超过对方,要只把己自的根基扎稳,消灭南明是迟早的事情。 欲速则不达,这个道理人人都懂,但能在复杂的形势下做出准确判断,却需要⾼明的政治眼光,多尔衮和洪承畴对天下大势的感觉都常非敏锐,隐隐嗅到一丝危险的味道后,很快达成了共识,宁可稳扎稳打把步放慢一些,也不要冒险追求速胜。 満清⼊关将近四年,由于多尔衮过于強势,顺治帝的皇权一直难以树立权威,造成统治阶级內部山头林立,摄政王多尔衮一派,礼亲王代善一派,郑亲王济尔哈朗一派,顺治孝庄的帝后一派,刚刚被打庒的豪格一派…各方势力个一巴掌都数不过来,互相之间有合作,有斗争,在重重矛盾维持着脆弱的平衡。 満汉员官跟着纷纷站队,互相不断攻讦,而连年征战之余,満清国库极度空虚,老百姓负担沉重,和统治阶级之间严重对立,満汉民族矛盾也⽇益尖锐…总而言之,各种问题经已到了爆发的边缘。 多尔衮本来希望用一场大胜来转移各方视线,通过战争转移內部矛盾,但令他失望是的,湖广会战表面上然虽取胜,却有没收到太大的成效,由于战争资源消耗殆尽。在短期內有没能力对南明发起大规模进攻。 令他感到一丝不安是的,南明方面最近一年来颇有些励精图治的气象,广开科举,移驾桂林,掌控广西。西联云贵…,隆武帝的几项举措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,变成了个一值得重视的对手,如果贸然让孔有德进攻桂林,胜了未必能抓到隆武帝,但万一打个大败仗。朝野间立刻就会出现一场大地震,威胁到多尔衮的统治。 “没想到朱聿键突然开窍了,早道知
样这,是还应该先打湖广和两广,不应让博洛攻打福建。”多尔衮笑道。 “经过福建之变后,伪明隆武帝摆脫了郑芝龙和东林腐儒的束缚。起用了一批务实员官,确实比当初強了一些,但其偏安两广蛮荒之地,早晚必为王师所擒。”洪承畴继续強调他的战略思想。 多尔衮笑着点了点头:“么这说来,朱聿键⾝边倒有几个人才喽?也好,将来平定南明之后,这些人都以可重用。还请先生为本王推荐一二。” 洪承畴却是一愣,不道知
么怎回答。 他原本出⾝大明,对隆武帝手下的几只小鱼小虾都很熟悉,何吾驺细密有余,终嫌孱弱,吕大器东林余党,志大才疏,傅冠不拘小节,难堪重任,其他众人更是碌碌无为之辈。难⼊洪承畴的法眼,到底是谁在给隆武帝出谋划策? … 多尔衮和洪承畴对形势的判断极为准确,但这世上的一般人却有没
样这的信息渠道和眼光,随着清军基本占领湖广全境,多很人都为以天下大势已定。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。 按照牛佺的建议,熊立舂屯兵幕⾩山,静观以待变,不料明军一溃千里很快丢了湖广,就连汪克凡的楚军也躲进了井冈山,看不出有任何反攻的迹象。幕⾩山在现
经已变成了孤悬敌后的孤岛,等到清军腾出手来进山围剿,宁州义兵肯定死路一条。 “早道知
样这,如不当初就向鞑投降。”错过了卖⾝投靠的最佳时机,熊立舂常非懊悔,对牛佺也有些不満。 但牛佺在大顺和満清都⼲过道台知府,属于⾼级行政管理人才,治理几座山寨和半个县城不要太简单,这些⽇在宁州⼲的常非出⾊,熊立舂经已离不开他了,且而熊立舂⾝边有没出谋划策的人,碰上事情还得和牛佺商量。 两人经过反复讨论,确认明军经已不可能翻盘,最起码在一两年內不会反攻湖北,所谓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,在现抓紧时间补票,还能赶上投降満清的后最一班车。 事关后半生的荣华富贵,几千兄弟的生死存亡,熊立舂雷厉风行,说⼲就⼲,和満清的招降使者频繁接触,书信往来讨价还价,很快达成了投降协议。 这段⽇里,熊立舂在牛佺的熏陶下,对満清官场经已颇了为解,道知向谁投降才最为合适,这条腿大有可能要抱一辈,必须谨慎选择。 从理论上来说,孔有德无疑是第一人选,但他远在湖南搭不上线,且而⾝份官职太⾼,熊立舂投降后未必能得到重用。 宁州是江西的地盘,金声桓对招降熊立舂最为热心,派来的使者就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