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九章朱天麟和张家玉 (第2/2页)
声,庞天寿和汪克凡派系之间有联系,随着恭义营离开广东之后,庞天寿又突然转换门庭,和东林党以及南方派系都走得很近,要是让他执掌掌印太监,司礼监和內阁沆瀣一气,隆武帝就是搬起石头砸己自的脚了。 庞天寿笃信天主教,也让隆武帝感到不放心,在他看来,这既是个一不稳定因素,也说明庞天寿在政治上不够成熟,未必能与內阁那帮大佬抗衡… 隆武帝和曾皇后吃过饭,两人接着批阅奏章,不时还聊上几句。 “臣妾刚刚听陛下说,移驾桂林的事情终于定了吗?”曾皇后突然发问。 “不错,今天朝会上刚刚定下来,呵呵呵,何吾驺突然附议汪克凡,惜可你是没看到,吕大器的脸都气黑了…”提起移驾桂林的事情,隆武帝更加⾼兴。 对他来说,坐稳皇帝宝座是一等一的大事,重要性不亚于对抗満清,桂王朱由榔⾎统⾼贵,始终是个大巨的威胁,他去了桂林之后,把朱由榔随便赶到南宁或者么什地方,和翟式耜等人断了联系,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隐患。 况且他有志中兴大明,如果一直缩在广东,就无法控制广西等地,以所在汪克凡的劝说下,隆武帝早就下定决心,要把行在迁往桂林。 出乎他的意料,汪克凡刚刚提出这个建议,就遭到了其他文官的一致反对,隆武帝表面上然虽
有没说么什,里心却很生气——这些文官只想着维护自⾝利益,不堪与们他共谋大事。 后最
是还汪克凡有办法,拿第次一恩科的主考作交换,取得了南方派系的支持,移驾桂林的事情终于定了下来。 隆武帝想到这里,心情很复杂,汪克凡乎似
是不
么什忠臣,却总能为皇帝考虑,为大明的利益考虑,样这的臣子到底该如何使用呢? “依臣妾看,汪克凡确是个难得的忠臣!”提起汪克凡,曾皇后的语气中充満了欣赏。 在隆武帝和汪克凡之间,有些秘密别人都不道知,对曾皇后也有没说过。在曾皇后看来,汪克凡汀州救驾,赣州⾎战,又帮助隆武帝控制了广东,固然立下了一连串了不起的大功,但更可贵是的,他能在风头正劲的时候甘愿离开朝廷中枢,毫不犹豫把恭义营调回湖广,有没任何挟制朝廷的意思。 有样这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支持,隆武帝的腰板才坐得直,话说的底气才⾜。 “是啊,汪克凡主动把恭义营调走,确实出乎的我意料。”隆武帝本来为以,汪克凡会借助兵权对朝廷施庒,上下揽权,扩充自家派系实力。 了为制衡汪克凡,他不惜把傅冠放在內阁的第三位,而其他派系⼊阁的人选都有两三个,而从实际看来,汪克凡派系几乎是无欲无求,除了紧守着都察院,从不参与其他的权力争夺,这让隆武帝很是感慨。 他站来起走到窗前,默默着看天边的明月,不由得胡思乱想:“如果他后以能恪守臣子本分,等打败満清那一天,我就饶他一命罢了…” “陛下,这个奏本你来看一看!” 曾皇后突然叫了来起,像好发生了严重的事情,隆武帝快步走去过,接过奏本仔细观看,两道眉⽑之间立刻搅出了个一大疙瘩。 是这少詹事朱天麟的奏本,提议招抚盘踞在四川的张献忠。 “这个朱天麟,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呀!”隆武帝不再细看,把奏章啪地一声扔在了桌子上。 在弘光朝的时候,借虏平寇的论调喧嚣一时,来后満清席卷天下,在现也没人提了,但在大多数南明员官
中心,张献忠仍然是大明的死敌,“平寇”和“抗虏”一样重要。 从隆武帝內心来说,是支持招抚张献忠的,但是朝廷刚刚重建,根基未稳,这个时候提出招抚张献忠,肯定又会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,隆武帝有没信心说服文武百官。 “不知那个花天师算得准不准?”隆武帝里心暗暗嘀咕,花晓月早就诉告他,张献忠很快就会死在清军手下,等到大西军群龙无首,再行招抚就容易得多。 “留中不发吧。”隆武帝决定拖下去,能拖一天算一天。 … 同一天晚上,汪克凡在正会见一位特殊的客人,两人言语投机,相谈正欢。 “恕我直言,兵在精而不在多,元子的兵太多了,不能都带去湖广。”汪克凡然虽在拒绝,话却没说死。 “家⽟当然明⽩,若是裁成五千兵,可否随汪军门北上?”张家⽟満怀希望地着看汪克凡。 “五千是还太多,裁到两千才行。”汪克凡大手一挥,又砍掉了三千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