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零七章不能当董卓 (第2/2页)
应对朝廷里的那场变故吧。” “嗯…?嗯。”汪克凡愣了下,随即回过神来,点头道说:“不错,圣上突然宣布废止新政,诸般努力都前功尽弃,我又岂能坐视不理,说不得,只好跑上这一趟。” “唉,前方浴⾎奋战,后面却互相拆台,咱们大明朝是总这个样子,一朝一夕之间很难扭转的,云台此去桂林,切不可cao之过急…至于新政嚒,圣上既然已有御诏明令废止,就不能朝令夕改,最少停个一年半载的才好再做计较。云台若是強行为新政翻案,必遭各方群起而攻之,纵然行霹雳手段,恃強一时得计,⽇后党争却难免势同⽔火,虽胜犹败!” 章旷半年没见汪克凡,这次巴巴的跑回长沙,有多很事情要说,最紧要的除了湖北战局之外,桂林的那场流产政变该如何收场,也是他常非担心的个一问题。 楚勋集团吃了个大亏,必须做出反击,但汪克凡的反击太激烈的话,或者打击面太大,反而会四面树敌,引起更加強烈的反弹。 如果事态发展到必须用武力解决,汪克凡被迫提兵返回桂林,在政治上就完全失败了。然虽在在现的形势下,未必会出现“十路八诸侯讨董卓”的局面,但是变成臭名昭著的“董卓”对汪克凡来说得不偿失,南明也会陷⼊严重的內耗至甚內战,影响抗清大局, 围绕隆武新政的斗争,关系到朝局的走向,关系到各方政治势力的定位,关系到大明未来的命运,还会对湖广造成方方面面的影响,章旷个人的前途也与之息息相关…于公于私,他都无法在这场斗争中置⾝事外,以所就直接挑明,把话说透,生怕汪克凡的理解出现偏差。 “督抚所虑,生学也反复想过,是只事情闹到这般田地,已然势成骑虎,一味退让更不可取。”汪克凡的语气很平静,嘴角至甚露出一丝微笑,停顿了片刻,道说:“这般左右为难的死局,生学愚钝,不知该如何解破,还请峨山先生教我。” 听话听音,章旷明显有还下文。 军事方面,汪克凡是军校的副教授出⾝,再经过这几年的磨练,比起些那満清名将也丝毫不差,政治方面,他的眼光见识远远超过这个时代,但是具体执行和细节上并不擅长,至于朝廷里的种种勾心斗角,他最多就是个一⾼中生的⽔平,比章旷这个老官僚可差远了。 明明是吕大器捅的篓子,却给汪克凡出了个一难题。这些⽇子他反复考虑,大致有了个一应对的计划,但总觉的不够完善,还缺了点么什,本打算到了桂林后和傅冠等人再慢慢商量,章旷既然愿意指点,当然要向他虚心请教。 “眼下唯一的办法,有只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!” 章旷的音声骤然提⾼,眼中神采飞扬:“东林诸公和士绅勋贵反对的,无非是新政中减租减息,清查盐政和吏治等几条法令罢了,既然们他闹得么这凶,就把这几件事都缓一缓,从别的地方⼊手好了…新政动了田赋,把士绅勋贵都得罪了,动了盐税和吏治,又把文官武将都得罪了,下一子树敌过多,自然举步维艰…若能另辟蹊径,全力只攻一点,有些人就算想闹事,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,等到过上一两年见了成效,转过来再度推行新政,阻力也会小得多…” 朝廷里的政治斗争和打仗一样,硬碰硬未必是最好的选择。 碰到敌人重兵布防的坚固据点,没必要強攻,绕去过对着薄弱环节下手,反而事半功倍,对联合来起的敌人进行分化瓦解,各个击破,也比一味蛮⼲要好得多。 章旷说的这个道理,汪克凡之前也隐约想到了,是只
有没想的么这透彻,听了章旷的这番话,和己自的想法互相验证,立刻就得觉思路清晰了多很。 “督抚果然⾼论,生学受教了。”汪克凡想了想,又道问:“是只该从何处⼊手,督抚能否明示?” 敌人的薄弱环节在哪? 减租减息不能搞了,盐政和吏治不能查了,那该⼲么什呢? “这就非我所长了。”章旷道说:“大明沉疴缠⾝,处处是都⽑病,以可⼊手的地方多很,这里面的分寸还要你己自把握,总之既要撬动朝局,又要让他人有所顾忌,以免再搞得満城风雨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