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章兵部门外的争吵 (第2/3页)
投降过大顺军的员官,是都“顺案”的罪臣,被所有派系排斥打庒,张家⽟又参与拥立唐王,又犯了重大的政治错误…他本来把希望放在苏观生⾝上,但是苏观生刚刚出任两广总督,一切以稳定为主,对广东官场维持现状,只带了少数亲信幕僚上任,张家⽟就被彻底晾了来起。 名义上他是还兵部的给事中,但为因请长假,在兵部经已
有没实际的位置,除此之外,他还挂着个一“监督总理”的头衔,却不属于朝廷的正规官职。 所谓“监督总理”是隆武帝派给他的个一临时任务,让他到广东筹措兵饷,以支援赣州战役。张家⽟也不负重任,奔走于cháo汕和惠州地区,招降了好几万农民军,当然,这些农民军的素质参差不齐,有些是福建江西败退下来的义兵,更多的则是当地的山贼土匪。 他从这几万人里挑了一万jīng壮,cāo练一番准备支援赣州,不料赣州战役进展神速,张家⽟还没出兵,就接到了赣州战役胜利的消息,这一万义兵如何安置,就成了个一大问题。 赣州战役既然经已结束,朝廷里用不到张家⽟的义兵了,不愿继续拨发粮饷,张家⽟却在这支队部⾝上花了多很心⾎,舍不得就样这解散,到处奔走讨要粮饷,想带着这支队部到抗清前线作战,但是他的人缘实在太差,处处碰壁,走投无路,后最才求到了汪克凡头上。 汪克凡对他很热情——张家⽟不仅是著名的民族英雄,且而在政治上比较务实,在军事上也有定一能力,是分十难得的人才。 在政治上,张家⽟对农民军却一直很同情,曾经和李自成合作,和江西义兵合作,和广东义兵合作,在封建士大夫之中,样这的开明人士常非难得。 在军事上,明朝大多数文官都一窍不通,但也有个别人会打仗,张家⽟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不仅在江西打败过金声桓的队部,在历史上还对抗李成栋⼊侵广东,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和清军奋战,在局部至甚取得过胜利,后最
然虽兵败生死,也是虽败犹荣。 张家⽟在广东混不下去,又有志报国,一心要去前线与清军作战,和汪克凡一拍即合。汪克凡对他只提了个一要求,把一万义兵裁减到两千人,择其jīng锐独设一营,就会为他提供将来的粮饷。 两千人?也行! 张家⽟当然明⽩,从广东千里迢迢北上,带太多的队部肯定不现实,走jīng兵路线才是正确的。 说⼲就⼲! 要带这两千人马北上,还要处理多很具体的事情,如比其他的义兵如何安置,向朝廷讨要武器装备和开拔银子,再给这支队部要个一正规编制…,这些东西不要⽩不要,且而
以可接着讨要粮饷,士兵伤亡后也能得到较为优厚的抚恤等等,是都关乎军心士气的问题,必须解决。 张家⽟今天回兵部,就是来办这些事情的。 好容易等到上班⾼峰过了,大家陆陆续续向衙门走去,张家⽟也不再骑马,跟在人群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